北京昌平
一座正在全力建设中的首都平原新城
正以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基石
擘画着杰出工程师技术创新高地的蓝图
近日,“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在未来科学城西区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支持。
系列活动包括“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杰出工程师科技创新论坛、2025年新动能百优科技成果发布大会、科技产业对接会等多项活动,吸引相关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人才等300余人参会。
颁奖典礼 致敬工程科技人才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陈曦,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柳强,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谢建新、王复明等十余位两院院士出席活动。在颁奖典礼上,陈曦、刘晓东及出席的两院院士分别为本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后,“第六届杰出工程师科技创新论坛”正式开幕。陈曦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基金会将充分发挥院士、杰出工程师集体智慧,在昌平区推动“杰出工程师产业研究院”“杰出工程师产业孵化加速中心”等平台建设,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重要产业项目落地,希望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昌平经验”和“昌平模式”。
柳强副区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是全国工程科技领域的一次思想盛会,更是昌平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契机。昌平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肩负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职责使命。本次论坛汇集了一批专家学者,将围绕科教融合、信息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等前沿方向分享真知灼见,这必将成为一场思想碰撞、技术交流的盛宴,为昌平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后,陈曦理事长和柳强副区长共同为“杰出工程师产业研究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杰出工程师代表严大洲代表参会的50余位杰出工程师接受了柳强副区长颁发的专家聘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杰出工程师赵久然、汪瑞军、罗必雄、杨洪军、赵春华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围绕各自科研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作了交流发言。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参会的杰出工程师及各界代表纷纷表达了跨界协同、合作的意愿,论坛获得了圆满成功。
科技成果 百优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9月25日,以“聚势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新动能百优科技成果发布大会举行。在成果发布环节,100项科技成果按领域分为5组依次发布,涵盖能源化工、先进制造、仪器仪表等重点行业领域。
“白光LED用多体系高品质荧光粉及应用”、“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5项科技成果代表分别上台接受采访,介绍了各自成果的技术优势、关键突破和应用前景。“新动能百优科技成果”是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联合上百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通过“推荐-入围-优胜”三级筛选机制,从海量科技成果中挖掘出的100项重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在签约环节,现场举行了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揭牌仪式,并举行多项签约仪式。这些签约包括平台合作意向签约、首批10个入驻项目签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服务联合体”合作意向签约。活动还举行了北京市昌平区科技产业对接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了昌平区产业推介,介绍了昌平的区域概况、政策体系与产业布局等情况。在“科技成果转化面对面”对话环节,7位行业专家和主办方、项目方代表围绕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项目路演环节,《无人机系统与探测反制高端装备》、《大型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SABRE系统》等5个优秀项目依次登台展示,并接受专家现场点评。路演结束后,40余个项目的代表与投资方进行了现场交流,《抗肿瘤新药番荔枝内酯研发》等项目代表也表达了在昌平区拓展业务的意愿。
昌平布局 构建科技创新新高地 作为本次颁奖典礼举办地的昌平,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也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昌平区全力加快“四区”建设,做优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已成为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昌平区与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双方共同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昌平经验”和“昌平模式”,打造“立足昌平、服务北京、面向世界”的全球领先的杰出工程师产业创新高地。
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引擎,正以此次盛会为支点,撬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这不仅是一场致敬卓越的盛典,更是一次创新力量的集结——当“杰出工程师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当五十余位顶尖工程师受聘为“昌平专家”,这里正在构筑起汇聚全球智慧的人才高地。通过搭建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转化的高速通道,未来科学城将杰出工程师的智慧与区域发展深度绑定,展现了其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的决心与魄力。在北京市昌平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这里正成为践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
这场隆重的颁奖典礼,不仅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全球竞争力,更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未来科学城正在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极核,一个“立足昌平、服务北京、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创新生态体系已经启航。
据了解,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简称“科基会”)是在卢嘉锡、丁石孙、朱光亚、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发起下,1999年经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科技部。科基会的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公益使命。科基会的使命是:促进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突出贡献者。2011年9月,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并作出了重要指示。科基会目前拥有120多位两院院士及600余位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家顾问团队,组织举办了国内工程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奖项——“杰出工程师奖”。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的评审工作于2024年4月启动、12月结束,经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最终68位工程师获奖。“杰出工程师奖”于201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承办。该奖项是我国首个以“工程师”命名、面向全国生产建设科研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奖项。截至目前,已举办六届,共评选出448名获奖者,分布在13个专业技术领域,其中28人后续被评为两院院士。据统计,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者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100项,拥有发明专利3000余件。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人名单 (姓氏笔画排序) 于云江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马立云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王卫东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仁坤 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志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王振华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王福清 西藏天虹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王德成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田原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冯志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曲敬龙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吕春祥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朱如凯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任怀伟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向宏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杜善周 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文伟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李红英 中南大学 李国保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杨仁树 北京科技大学 杨启贵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杨洪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 何 剑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邹恒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张小松 电子科技大学 苑世剑 哈尔滨工业大学 罗必雄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郑 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宗保宁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久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赵先明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战 凯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凌文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研究所 郭彤楼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席北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韩林海 清华大学 雷丙旺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路建美 苏州大学 廖建新 北京邮电大学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获奖人名单 王 浩 东南大学 王 臻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王 韧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鲁宁 北京科技大学 牛田野 深圳湾实验室 冯 中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 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 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德民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孙长庚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孙明月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牟文平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宋科明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张 胜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 瑗 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元生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邵 雁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赵 博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侯立东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姜 超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骆名文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徐 讯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徐 刚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明忠 深圳大学 姬 帅 山东易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程守业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潘 嘉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潘时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容综合:新华社客户端、央广网、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北京昌平、投资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