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资讯
  • /
  • 资讯列表
  • /
  • 详情页
从 “应用领先” 到 “全栈自强”  11 位专家齐聚未来科学城解读AI赋能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6 00:28:00

9 月 10 日,在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致未来・C-Talk” 与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第 22 期公益性科技演讲活动,11 位来自政策研究、科研机构、企业界的顶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深度分享,全景展现中国 AI 从 “应用领先” 向 “全栈自强” 转型的实践,为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914091411_243_637.jpg


作为 “人工智能 +” 国务院文件起草参与方,中国信通院相关负责人魏凯指出,AI 技术历经 70 年蓄势迎来爆发期,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十年间从 50% 升至 80%,沉淀的海量数据与人才为 AI 奠基。针对 AI 应用并未产生收益、地方无序建设等痛点,“人工智能 +” 政策明确 2027 年、2030 年、2035 年三阶段目标,提出“六大行动”与八大保障,聚焦培育 “离开 AI 即不存在、持续进化、数据驱动” 的智能原生业态,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政策配套、重大项目与示范引领,工信部聚焦技术供给与产业化,央企积极参与,形成协同推进格局。

图片

技术攻坚层面,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突破。深势科技创始人孙伟杰介绍,其团队较早系统性布局的 AI for Science,在电解液等配方型材料研发中,可将周期从数年缩短至 1-2 天,实验成本降低 76%,研发的科学智能体 SciMaster 已达博士后级水平;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金桥团队的 “紫东太初” 4.0 多模态大模型,推理精度误差小于 1%,适配 350 个国产基础、融合及高性能算子,已服务 15 个省市智算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纪雯研究员透露,2024 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持续增长,已接近原油进口规模,其中 AI 芯片年需求增速超 30%,自主研发的昆仑芯、寒武纪芯片已实现关键场景适配。

图片

场景落地方面,AI 加速融入千行百业、走进百姓生活。科大讯飞徐波团队打造的工业 “六感” 系统,可通过声纹识别机器异常故障,航空领域机载语音交互操作时间从 30 秒压缩至 5 秒;小鹏汇天高昊潼团队研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通过 “汽车 + 飞行器” 解耦设计解决传统小飞机痛点,目前已获近 2000 人预订,依托《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配套的 “300 米下非管制空域” 政策,未来将逐步拓展至城际飞行;百度韩明宇团队的 AI 智能体,让空气动力学仿真从 24 小时 / 个提速至 10 秒 / 个,65% 央企已采用其 “云智一体” 方案;松延动力张世璞团队的 “小顽童” 机器人,实现全球首个无需人牵引、全程自主跑完半马的突破,2025 年将实现月产 300 台,目前已进入北京十余所小学担任 “陪跑员”。

治理与伦理建设同步推进,为 AI 发展保驾护航。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方金云团队创新 “大数据监督” 模式,通过 “目标(规章制度)- 现实(公职人员行为数据)” 差值建模,仅在医保领域就追回资金 1.52 亿元;上海交大闫宏秀教授警示 AI “欺骗性对齐”“伪对齐” 风险,强调需以诺伯特・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提出的 “人类价值” 为标尺校准技术;清华大学马为之团队构建的 “虚拟医院”,让 AI 医生通过上万名虚拟病人自主学习,在 MedQA(美国职业医师考试试题)评测中,诊疗准确率达 96% 以上,超过人类专家 80% 的平均水平,其孵化的 “紫荆 AI 医院” 已在清华校医院内测,未来可辅助基层医疗。

11位专家一致认为,中国 AI 正从 “规模扩张” 迈向 “质量提升” 新阶段。随着 “人工智能 +” 战略深入实施,中国 AI 将持续在科学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 “中国方案”。


据了解,“致未来·C-Talk”公益性科技演讲大会是中国科技领域一项面向前沿科技跨界融合研究,聚焦未来空天技术创新应用的系列公益性科技演讲活动。“致未来·C-Talk”的宗旨是“论以致行、论以致用”,旨在发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思维,以严谨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研讨前沿科技发展的重大关切问题,洞察科技发展,促进多域融合。同时,“致未来·C-Talk”秉承科技公益志愿服务理念,提升公众科技感知力,为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打造一个跨界交流和沟通的开放性平台。


近年来,昌平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拥有41所高校、6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0个工程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未来科学城布局了18家参建央企集团大院,汇聚了317家央企分支机构,入驻了46个央企研究院,在推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发挥着中坚力量。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赵仕伟出席并致辞。



内容来源:新华财经客户端、北京昌平客户端、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央企服务处

服务热线:010—69751170
电子邮箱:kechuangfuwu@wlkjc.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视界C座
未来科学城
微信服务号
未来科学城
微信小程序
未来科学城
安卓APP
未来科学城
iOS APP
Copyright© 2017-2019 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东路一号院A106室 京ICP备170600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