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区
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
主导产业优势作用发挥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加速传统产业“迭代”
新兴业态“抢滩”
按照北京市
人工智能+一区一品的工作要求
围绕强化人工智能要素赋能
在2025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
我区正式发布
人工智能赋能昌平区主导产业
高质量发展场景
聚焦AI+医药、能源、制造三大领域
以场景聚资源、优服务、促转化
主动释放发展新机遇
不断促进创新成果落地和
产业生态集聚
助力昌平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
医药健康领域
医药健康领域围绕“研发-诊断-管理”全链条,利用AI赋能药物研发、医疗诊断、健康管理三个方向。推动人工智能与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精准高效的健康服务体系。
AI赋能药物研发支持计算平台在靶点发现、药物开发等环节拓展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平台和人工智能蛋白质生成大模型加速全新蛋白质的发现、优化与设计,鼓励创新药企业组建人工智能团队开展药物研发工作,推动更多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支持完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
AI赋能医疗诊断支持企业持续丰富产品管线,推动“数字心”“数字脑”“数字胸”“数字腹”等数字医生软件产品迭代升级,拓展在更多疾病领域应用。支持更多企业研发更多高精度、多场景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提高产品在临床的应用普及率。
AI赋能健康管理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睡眠呼吸监测、慢性病康复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拓展服务场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检测、评估、干预等环节的应用,实现从预防到治疗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先进能源领域
先进能源领域紧扣“生产-传输-应用”关键环节,利用AI赋能能源生产、能源传输、能源应用三个方向,以智能化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AI赋能能源生产推动AI服务矩阵、工控模型落地应用,支持“AI+制氢”、基石仿真平台、海上风电智能巡检等AI+能源生产业务发展。
AI赋能能源传输支持企业拓展AI+智能电网巡检、智慧运营等业务,助力攻关油气管网AI赋能技术,提升能源输送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智慧能源传输网络。
AI赋能能源应用支持绿电交易模型、用能管控平台扩大应用范围,支持企业开展AI+能源电力系统模型研究与业务推广,鼓励AI赋能能源应用与能源交易。
先进制造领域
先进制造领域聚焦“智造-转型-创新”核心需求,利用AI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机器人智造、新材料研发四个方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
AI赋能智能制造紧扣2025年先进制造产业数智融合发展要求,依托多模态感知、数字孪生、工业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工业大模型研发与智能装备应用落地,培育壮大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AI赋能数字化转型以昌平区作为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抓手,今年年底前推动500家以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二级改造,建设2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打造10个“链式”转型示范模式,带动制造产业链整体升级。
AI赋能机器人智造实施北京昌平机器人产业园“无人园区”计划,在机器人产业园布局安保、仓储等机器人工作站;推动制造业产线机器人改造,举办供需对接会,优先采购区内机器人产品。拓展机器人+养老、教育、文旅等场景,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完善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AI赋能新材料研发依托即将落地的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开放数据在线分析、性能提升、安全评价等十大公共服务,构建“数据治理-加工应用”双体系,鼓励区内外、京内外企业运用AI与大数据技术与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合作,推动攻关新材料创制,加速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
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之一
昌平区将持续优化场景生态、
搭建发展平台、强化服务保障
让更多创新成果在昌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共同书写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内容来源:北京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