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设立1000万元‘揭榜挂帅’专项资金,广泛征集和培育一批支撑昌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以实打实的举措激活全社会参与平原新城建设的热情……”
2025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
我区重磅发布
“投昌平•创未来”100个重大项目计划
集中推介19个面向社会资本的优质项目
旨在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
特别推出的
“谋昌平•创未来”项目谋划招募计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该招募计划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重点聚焦“两重”领域、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智造等12个关键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征集重大项目。这种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让每一份智慧之光和投入资金都能获得丰厚回报,充分体现了昌平区广纳良策、共谋发展的决心。
昌平区是全市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区域。这样的发展定位,无论是从创新资源的集聚还是产业根基的扎实,对昌平来说都可谓“实至名归”。这里集聚了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顶尖研发机构,落地40家国家实验室、48家省部级实验室,与清华、北大、北航等41所高校联动发展,以58名院士为代表的4万名研发人员扎根创新一线,66.7万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中硕士学历11.4万人、博士学历1.7万人,同时打通“实验室-产业”最后一公里,5家标杆孵化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协同的高水平新集群。
在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空间上,昌平区已构建起“3+2+1”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导产业的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持续领跑,科技服务、科创金融2大现代服务业精准赋能科技创新,文旅农商体融合产业特色凸显,同时,积极推进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发展,形成要素齐备、链条完整的产业生态。目前,第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34.3%、65.2%。
空间上,昌平区全域面积1343.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地区555平方公里,近年来,年均供应产业用地超千亩,形成以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和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为支撑的 “H”型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空间充足。而丰富的产业空间载体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如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北京机器人产业园(昌平)、科兴高精尖成果转化基地(科兴来福城)、北大医疗产业园等,可满足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
昌平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聚焦科技教育融汇,全力建设科技创新活力区、产教融合未来城,奋力打造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而发展的蓝图愿景要靠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见效来实现。2025年,昌平区紧抓项目建设,全年将推进7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523亿元,其中375个在施项目正稳步推进,336个新开项目也将加速落地,形成“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内容来源:北京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