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城共15个项目
被列入北京市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
包括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5项、
基础设施项目6项、民生改善项目4项
其中,6个项目位于未来科学城东区
(新建2个、续建4个)
9个项目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
(新建3个、续建6个)
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未来科学城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
(IOC)工程、
北京未来城学校建设工程、
温榆河公园昌平段(二期)建设工程和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项目
等4个民生改善和科技创新类项目
由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部分项目年内力争竣工交付,
为加速昌平“两区”建设,
推进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科学城东区
△未来科学城东区重点工程项目分布图
No.1北京未来科学城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IOC)工程
计划2022年上半年竣工
△北京未来科学城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IOC)实景
项目单位:
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能源谷核心区未来科创中心东南侧地块
△北京未来科学城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IOC)实景
No.2 北京未来城学校建设工程
已完成教学楼和公寓楼主体结构施工
准备进行精装修施工
△北京未来城学校实景
△北京未来城学校实景
项目介绍:北京未来城学校项目定位为支撑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提升未来科学城区域品牌价值的优质学校。项目总用地面积99098.596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13.5万平方米,其中主教学楼建筑面积11.23万平方米,公寓楼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公寓分为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主体均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形式,均精装修交付。
No.3 温榆河公园昌平段(二期)建设工程
昌平二期概念方案已通过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审查
△温榆河公园昌平段(二期)建设示意图
项目单位:
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未来科学城东部、南部以及回天地区歇甲组团东侧
△温榆河公园昌平段(二期)建设示意图
项目介绍:该项目规划研究面积约289公顷,其中立项实施面积约106公顷,主体部分位于《温榆河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未来智谷”片区。根据区政府、市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统筹工作安排,昌平二期概念方案先后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通过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审查。该项目按照“一个公园”的原则,深度解读“生态、生活、生机”内涵;突出昌平特色,做实、做透“碳中和”主题,建设碳中和时代背景下以未来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新型生态空间。
未来科学城西区
△未来科学城西区重点工程项目分布图
No.1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究型国际医疗
产业转化平台项目
预计今年竣备交付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
项目单位:
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主阵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
项目介绍:该项目是北京市在未来科学城西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谷”的战略部署,也是昌平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项目总建筑规模9.68万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于2020年3月25日开工,2021年9月16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作。
No.2 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
预计2022年完工
建设地点:昌平区沙河镇,北至北沙河橡胶坝、西南至南沙河入库口、东至规划崔阿路。
项目介绍: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公园建设工程,是昌平区政府、未来科学城集团与华为公司战略合作项目,承担服务政企、园区管理、信息安全等重要功能。项目按A级数据中心标准设计,总建筑面积13389平方米,主要为云计算机房、指挥大厅和设备用房,具备1200个机柜容纳能力,建成后将作为园区信息资源汇聚的枢纽和智慧化运行的中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应用等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为未来科学城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城市设施、交通、环境、能源等精细化管理和协同运行提供服务平台,有助于提高园区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创造优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
No.3 小米智能工厂(二期)
项目单位:谧谷(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未来科学城西区,沙河镇
建设规模及内容:地上建设规模约14.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小米智能手机工厂及附属用房,手机实验楼及配套工厂。
No.4 诺诚健华抗肿瘤创新药物生产基地
项目一期
项目单位:北京天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未来科学城西区,史各庄街道
建设规模及内容:地上建设规模约10.4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新建总部及抗肿瘤和自身免疫类疾病创新药生产基地。
No.5 小米未来产业园
项目单位:
谧空间(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未来科学城西区,沙河镇
建设规模及内容:地上建设规模约20.7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自用研发办公楼及相关配套。
No. 6小米创研中心
项目单位:
米星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未来科学城西区,沙河镇
建设规模及内容:地上建设规模约10.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自用研发办公楼及相关配套。
2022年,
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将持续发展,
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水平,
加快布局生物技术、数字+医疗等关键赛道,
着力打造医药健康数字化融合样板。
教育、交通、绿化也将持续改善,
为昌平区“两区”建设和未来科学城发展
增添新动能!
文章来源:未来科学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