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身边的很多普通人变身逆行英雄,未来科学城集团员工也奔赴一线,迎难而上,决战疫情。 未来科学城集团身处昌平区北七家镇,疫情初期根据防控要求,集团60余人居家隔离。集团在保障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的同时,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截至目前已派出250余人次下沉到宏福苑社区等重点防控区,目前80余人组成的未来科学城集团下沉干部团队常驻各隔离点坚守奋战,成为“大白”海洋中的朵朵浪花。 在战疫一线,大家凝心聚力,英勇前行。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容易产生信任和感动,越来越多的故事正在一线发生着。我们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讲给大家听,希望故事中的平凡英雄能给胆小者力量,让担心者心安,使慌乱者淡定,最终以自己的方式为战疫作出贡献。 让我们汲取故事中平凡英雄奋进的力量,助力疫情阴霾的散去。
曹飞:我在区数据组抗疫
10月22日清晨,接到归队的紧急通知,曹飞来不及回家,急急忙忙赶去区里数据组。这已经是曹飞第三次参加数据组的疫情防控工作了,这三次召集每次都是那么紧急,需要他立刻、马上到岗。
想想早上出门时冲他摆手欢笑的女儿,曹飞知道等着自己的是一连几天连轴转的排查,回不了家让他心中难免不舍。但是他没有退缩的余地,因为他知道疫情蔓延的速度不等人,早一分钟排查出来,就能早一分钟控制住疫情,避免波及更多的人。
在数据组,连夜摸排是家常便饭,只要全国涉及到北京的关联疫情都要连夜摸排,都回不了家。组织部给他们准备了临时床铺,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眯一会儿。压力大、睡不好、作息不规律,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都会被这种工作节奏搞得出现状况,上火、发炎是常事,但是数据组里谁也没有怨言,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数据组的工作名副其实,他们整日与数据打交道,收集、统计数据,分析、核实数据,以数查人、用数管人,将各项数据准确、及时、详尽地向市级工作组报告。熟悉的战友,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工作,曹飞本可以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做下去。但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诉他不可以简单沿着老路走,因为区疫情防控数据组是疫情防控的核心组,必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创新方法,才能引领全区科学、高效抗疫。他结合前两次的工作经验,熟练利用表格工具的计算公式,快速把控核查派单人员信息,快速处理、提取数据,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自10月22日以来,截止到11月7日左右,数据组已准确排查10余万人次。曹飞表示,后续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老数据人,将一如既往的坚守岗位,不负集团嘱托,为全区疫情工作贡献力量。
杨佳伟:步履不停
杨佳伟是昌平区“两区”建设人才储备计划中由集团招聘的2021年度管培生。自7月12日入职产业公司以来,除完成好本岗各项工作外,他先后参与了8月龙跃苑四区和8月-10月鲁疃社区的防疫任务,并于近期再次成为宏福苑社区防疫任务的首批下沉干部。
忙的时候,从早六点到晚十一点,都是杨佳伟的在岗时间。在核酸1组中,杨佳伟与同事共同紧张有序地完成着宏福苑社区16栋楼的核酸检测任务。他和同事采取喇叭播报、微信群通知等多种措施通知居民检测,并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登记上门采样。为了让居民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他们不断调整组织居民的方式和检测点的布置。维持现场秩序时,他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嗓子沙哑。
不需要做核酸的时候,他就认真参与到居民楼值守、安保巡逻检查等工作中。遇到想下楼的居民,他耐心劝阻,遇到疲劳懈怠的值守人员,他及时提醒。他说,“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很容易急躁,想出去出不去,想回家回不了,都不容易,所以我们都要互相理解”。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缓、有耐心,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像春风一样,融化冰冷,温暖人心。
这段时间,宏福苑社区到处都留下了他步履不停的身影,他笑着说觉得自己成为了宏福苑社区的一员,对这个小区的布局简直比对自己的家还要熟悉。他期待着早日解封,所有人都恢复正常的生活。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查看更多相关服务
文章来源:未来科学城集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