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和空间服务
  • /
  • 详情页
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首批8个共享微专业开始报名啦!
发布时间:2025-08-31 18:52:00

2021年,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成立,联盟高校9所,由沙河高教园区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同组成,下设教学、科研、空间共享、创新创业、学生活动、国际型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军民科技创新、检测平台共享等9个工作委员会,协作促进高校资源共享、学科共建、联合创新、校地融合。实施“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累计开设384门次优质共享课程,学生跨校选课15551人次,北航-中财联合培养“金融+计算机”复合型交叉人才,形成跨校协同育人模式;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新时代大美青春校园歌曲大会暨第十一届沙河高教园区文化交流月、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等品牌活动成功举办,共谱青春主旋律;沙河高教园区创新创业投融资联盟成立,82支创业团队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沙河园,区域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教园区开放网络创新平台建成投用,北航、北科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北师大与矿大实现身份互认、校门互通,校际合作叠加效应逐步显现。

图片


2025年联盟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千计划”

首批8个微专业面向联盟成员高校学生开放

分别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微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6G移动通信微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微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微专业

外交学院外交学微专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信息通信技术微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数字人文微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碳管理学微专业


微专业课程会多轮次开课,

修读年限内完成学习即可

那么微专业需修读哪些课程?

有没有报名要求?

授课形式是什么?

带你一起速览

联盟微专业招生亮点

378bc6c6e19660314c776c55b624bc6f.jp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

开设课程:《人工智能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学习(含深度字习)》《自然语言处理》《科研课堂》(总学分:10)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

报名要求大二大三年级、非人工智能专业,并且已学过先修课程的学生: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高等数学/数学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

6G移动通信

开设课程:《6G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络》《6G移动通信》《智能机器通信》《6G通感算融合》《卫星互联网》(总学分:12)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上

报名要求:全日制2023级、2024级理工科本科生,学习过线性代数、概率论,优先考虑2023级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

报名时需提供大一、大二两年的成绩单,非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如有信号系统等基础课程的自学经历,请提供相关说明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

开设课程:《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概论》《金融风险管理》《大数据与金融》(总学分:13)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上

报名要求:无特殊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工程

开设课程:《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学》《机械与电气安全》《工业防火防爆》《矿山安全工程》(总学分:10)

招生人数:80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

报名要求:报名学生为理工科学生


外交学院

外交学

开设课程:《外交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当代中国外交》《公共外交》《国际公务员制度》《涉外礼仪》(总学分:12)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上

报名要求:无特殊要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智能信息通信技术

开设课程:《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HarmonyOs技术与应用》《AI云端协同应用与实践》《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总学分:10)

招生人数:20

授课方式:线上

报名要求:无特殊要求


北京科技大学

数字人文

开设课程:《数字人文导论》《中华人文精神通论》《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Python程序设计与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数字人文实践专题》(总学分:16)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

报名要求:无特殊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

碳管理学

开设课程:《碳管理学》《电力市场量化交易》《碳中和经济学》《碳交易理论与实务》(总学分:10)

招生人数:30

授课方式:线下

报名要求:报名学生为电气、控计等工科专业或经管相关专业


微专业招生安排

面向对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全体本科生(个别微专业有年级、专业等限制,请详见微专业介绍或联系咨询)。

报名地址: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微专业管理系统https://shahewzy.mh.chaoxing.com(建议优先使用谷歌浏览器或搜狐浏览器),请根据联盟微专业报名操作手册进行报名,详见联盟微专业招生简章。


微专业报

(一)报名规则

报名分为三个阶段,即报名阶段、审核与抽签阶段、补退选阶段。

(1)报名阶段。每位学生仅能选择一个微专业进行报名。

(2)审核与抽签阶段。开课高校审核报名学生基础条件。审核结束后,系统将会开启随机抽签,根据课程容量,从报名学生中抽取不超过课程容量的学生,被抽中的学生系统显示“已报名”,即为微专业报名成功。

(3)补退选阶段。采用即选即中的方式,未被抽中的学生可以在补退选阶段进行补选,抽中的学生也可以随时退选“已报名”微专业。此阶段可选名额为抽签后剩余有容量的微专业或学生退选后释放的学习名额。

(二)2025年报名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5年8月30日8:00开始,2025年9月20日17:00结束。具体时间安排表:

image.png


微专业报名须知

1.参加报名人员须为联盟成员高校在籍、在校本科生。

2.学生在学的联盟微专业数量不得超过一个。

3.报名时,学生应确认所选微专业是否合适,如是否满足招生要求,是否有足够精力完成相应专业学习等。

4.报名成功后,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报名学生应遵循开课高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听课、完成作业、参加考核。课程一般不安排补考。

5.微专业修读年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凡报名联盟微专业的学生,在修读年限内完成该微专业内全部课程教学要求并考核合格者,可获得联盟高校联合颁发的微专业证书。

6.微专业招生简章仅供参考,各微专业所列课程名称及内容以实际开课信息为准。


*各微专业课程设置详情及微专业报名操作手册,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原文查看!

15b0451a3dc636f8df87f83045a53e0d.png

服务热线:010—69751170
电子邮箱:kechuangfuwu@wlkjc.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视界C座
未来科学城
微信服务号
未来科学城
微信小程序
未来科学城
安卓APP
未来科学城
iOS APP
Copyright© 2017-2019 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东路一号院A106室 京ICP备170600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