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科学院”)是中组部、国资委在昌平区规划的未来科学城15家重要科研创新基地之一。在公司的扫描电镜实验室内,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在通过扫描电镜对新兴材料、高端零部件等开展微观组织表征、断口失效分析及表面界面研究。据了解,中铝科学院聚焦有色金属产业领域的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6200万元,同比增长287.5%。 “我们一季度累计申报中铝集团内外科技攻关项目15项,其中12项已获批正式立项,项目总经费累计近亿元。一季度我们的研发投入近3000万元,其中50%以上用于核心技术攻关。”中铝科学院副总经理钟鼓介绍道。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深化与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了11项新材料和19项新工艺技术在企业落地应用。今年,中铝科学院针对国内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应用研究薄弱环节,构建了涵盖材料成分设计、加工工艺优化、性能评价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并已实现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在一季度同样交出高分“答卷”的还有景天下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天下”)。“我们一季度营业收入突破3200万,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0.13%。”景天下财务部经理钟雅丹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和专精特新企业,景天下专注于将物联网、AI等前沿科技与传统园林养护相结合,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园林管养系统”,为城市主干道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植被智慧管理解决方案,在助力北京花园城市建设中“大显身手”。 “在区科委指导下,我们公司于一季度成功申报2项发明专利,并获批10万元独角兽支持资金,进一步加速了自身技术成果转化。”钟雅丹表示,公司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区内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昌平,像这样一季度即取得“开门红”的规上科技服务类企业共有130多家。为保障一季度良好开局,区科委通过走访重点企业、精准监测数据、强化政策扶持等举措,全力推动科技服务业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区科委累计走访石头世纪、华能清研院、国网系、国能系等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动态跟踪企业经营情况,每日进行数据归仓,精准监测行业走势,累计组收超15亿元。同时,积极对接市级部门,组织区内企业申报科技服务业专项支持,已推荐12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培育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全年争取扶持资金超2000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区还面向科技服务企业开展“靶向”服务,组织18家企业参与效能提升专项宣讲并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提升企业在昌发展信心。 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昌平区将通过激活央企创新动能与支持民营头部企业协同发力,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在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构建医药健康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先进能源技术转化能力,完善智能制造服务生态,同时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区域主导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还将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拓展国际合作、盘活空间资源等举措,全方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科技服务业与区域经济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