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未来产业先导区(昌平)空间布局图
昌平区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思路推进先导区建设。构建以未来健康为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能源为副赛道的产业发展格局。未来健康主赛道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美丽健康、AI+生物医药6个方向;未来制造副赛道重点发展机器人1个方向;未来能源副赛道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能源互联网、AI+能源4个方向。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一期效果图 布局包括以未来科学城生命园(生命谷)为核心,联动中关村昌平园、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未来科学城合成生物制造基地、能源谷,辐射沙河高教园、小汤山美丽智造园等专业园区约180平方公里范围(即“一核引领、四园联动、多点支撑”)。 到2027年新增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专精特新企业60家,到2030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800亿,三大赛道形成技术策源、辐射津冀、引领全国的发展格局,探索形成一批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未来怎么干? “五个一”行动明确重点任务 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前沿核心技术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对申报承担国家、北京市脑科学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的各类创新主体给予区级配套资金支持;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领军企业组建未来制造联合攻关团队,提炼智能机器人领域关键前沿核心技术需求,联合布局重点研发计划,形成“产业出题、协同解题”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央企联合科研机构、民营企业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一批氢储能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聚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拳头产品 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 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化产业集群 系统布局一批专业化平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