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和空间服务
  • /
  • 详情页
平原新城看昌平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
发布时间:2025-03-07 17:28:00
……
作为全市发展
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和
未来产业主阵地
昌平正在以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向新


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新一代碱性电解槽、潜浸式液氢增压泵、大排量隔膜压缩机、35兆帕和70兆帕快速加氢机等装备和技术展示了氢能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自主开发的35兆帕和70兆帕快速加氢机技术具有多重防超压、超温、过充、静电保护、氢泄漏监测保护、断电保护等控制策略和功能。可实现物流车3-5分钟、大巴车最快5分钟加满,加注能耗降低25%。”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成果转化公司总经理王宏飞告诉记者。

image.png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这样的零碳能源、未来燃料却在制备、存储、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2016年,低碳院正式开始布局氢能研发,聚集上游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中游储氢(液氢)到下游加氢利用研发了多款技术和产品,多项技术突破“卡脖子”瓶颈。除了氢能领域,低碳院还在可控交联聚乙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就地实现转化。

image.png

王宏飞介绍,过去15年来,低碳院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建设先进能源创新发展高地。“低碳院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0余项,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8个重点研发平台,跻身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孵化科技企业5家,设立孵化器公司,引入种子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几年,我们也希望能加速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在能源谷培育更多先进能源产业,支撑未来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不止在先进能源领域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区深耕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赛道,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形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bd0e616889836fc7692b656b2aa074be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jpg


主导产业庞大市场规模和成熟产业链

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由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禾生科)获得的抗白粉病小麦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病害三大病之一,抗病种子对我国的小麦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每一粒种子它的根本密码是DNA,我们想要改变它就需要看不见的‘手术刀’——基因编辑。传统方式育种往往需要10-15年才能得到适合的生物性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齐禾生科这一时间缩短到2-3年。”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蓓介绍说。除了抗白粉病小麦,企业还获得了水稻、玉米大豆等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获得安全证书的相关产品目前正在快速进行市场化,有望近期进入市场。

0f32d5bfe798cb0a5e8b0c632ba11f1.jpg

除了齐禾生科,我区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汇聚了80余家企业,围绕着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搭建了十余个共性技术平台,构建“八个一”产业支撑体系,出台北京市首个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专项政策,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dce0e3c08902ffdb93abea823b9979ba_640_wx_fmt=jpeg.jpg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副处长郭玉东介绍,2025年,昌平区计划引进百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未来三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将昌平区的合成生物制造打造成为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亮丽的名片,进一步助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


主导产业聚链成势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当前,我区正在加快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等项目投产,推动诺华、小米等“链主”企业增资扩产,发挥三一、福田“灯塔工厂”引领作用,进一步集聚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围绕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合成生物、机器人、6G产业,打造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6G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先导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用产业向新,谱写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新篇。

记者:石晶、郭程程


服务热线:010—69751170
电子邮箱:kechuangfuwu@wlkjc.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视界C座
未来科学城
微信服务号
未来科学城
微信小程序
未来科学城
安卓APP
未来科学城
iOS APP
Copyright© 2017-2019 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东路一号院A106室 京ICP备17060083号-2